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文章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9-09-07
7月5日,第四屆APEC能源智慧社區(ESCI)朝陽君城最佳實踐獎結果正式于APEC-ESCI管理委員會官網揭曉。經過為期數月的權威評審與激烈角逐,由APEC可持續城市項目聯合運營中心推選申報的兩項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案例,在與來自APEC 17個經濟體的61個案例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包攬智慧建筑分類全部金銀獎項。
其中,中國建筑旗下中建鋼構的“能效建筑與基礎設施提升計劃——巴新學校設計施工一體化(EPC)項目”斬獲智慧建筑獎項金獎,中建方程“綠色建筑節能計劃——中建新塘南部新城社區文化中心項目”斬獲智慧建筑獎項銀獎。該獎項將在今年下半年于智利召開的APEC能源工作組第58次會議上舉辦頒獎儀式。
APEC能源智慧社區(ESCI)最佳實踐獎是APEC內唯一的項目獎,獎勵APEC區域內優秀的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能電網、智慧工作及低碳示范城鎮共五類案例。自2013年起,該獎項每兩年征集、評審、頒獎一次,針對上述五個類別分別頒發金、銀獎各一個,此前中國無案例獲獎。
中國建筑案例代表中國首次斬獲APEC-ESCI最佳實踐獎,標志著中國建筑品牌在APEC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逐步提升,在綠色建筑、綠色建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為今后中國建筑優秀實踐和中國技術標準向其他經濟體的輸出和轉移提供了成功思路和項目經驗。
2018年2月至今,在國家能源局的有力支持和指導下,中國建筑旗下中建技術中心代表APEC可持續城市項目聯合運營中心,負責承接智慧建筑和低碳示范城鎮兩類獎項案例的征集、咨詢、評審工作。
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EPC工程,是中國援建巴新的第一個教育類公益項目,也是中國建筑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工程。
項目輸出綠色建筑、裝配式建造、智能制造產品和標準,實現從“捐資”到“捐智”,同時為國際援建類EPC項目的合作和運作模式提供了借鑒。
項目位于巴新首都莫爾斯比港,總占地4.8萬平方米,包括小學部、中學部、幼兒園、教師公寓、一座現代化橄欖球場和一棟多功能大禮堂等,可解決當地3000名中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項目整體采用裝配式綠色建筑,安全性高,綠色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優越。工業化建造方式,提高了建筑集成率,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減少了80%的濕作業、50%建筑垃圾,增加建筑使用空間10%以上,為巴新綠色裝配式結構建筑帶來借鑒性意義。
在設計上,根據氣候條件及場地條件,項目提取當地傳統建筑“大屋頂、建筑低層架空”等特點,綜合運用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管理等五大綠色技術,在充分滿足建筑功能及實用性的前提下,使得建筑本身更加生態環保。
項目實施過程中,采用基于BIM的模塊化建造技術,運用集成模塊化設計和虛擬建造,創新進行三維立體化出圖,解決部分集成制造及安裝施工難題;采用基于BIM建造全過程管理,解決了建造過程中信息化管理問題。
項目構件全部來自于中建鋼構投資建造的全球首條建筑鋼結構智能制造生產線,實現流水化生產制作,并利用智能焊接機器人等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該項目累計為當地居民提供工作崗位300個,帶動當地青壯年就業、從業積極性,采用“傳、幫、帶”等各種措施提升當地技能工人的建筑知識和技能,在提升當地建筑技能方面效果顯著。
中建新塘南部新城社區文化中心項目位于中國建筑投資建設運營的天津塘沽灣新型城鎮化項目之中,是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首個地標性建筑,總建筑面積約9912平方米。
項目所采用的節能技術嚴格遵照國家相關標準所進行,所有指標在滿足國家要求的同時實現了更高的水準、為三星級綠色建筑,所采用的節能技術獲得國家認可。
建筑形體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天津地區的季風特點和光照特點,采用“循環建材自節能建筑表皮系統”,通過對表面材料精確設計,利用墻體蓄熱、自遮陽和間層通風等手段,實現了建筑內部良好的采光通風效果。
項目共設置兩臺地源熱泵機組,夏季將室內余熱排至土壤,冬季再從土壤中將熱量取出,滿足室內舒適度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天津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項目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總發電量能夠達到總用電量的3%。
項目所采用的屋頂農業、屋頂花園、屋頂草坪、生態草坡等多種景觀綠化形式,通過采用模塊化、智能化等技術相結合,實現了良好的節能效果。
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雨水和中水的利用,通過因地制宜地利用周圍環境和開發生態水池中水系統,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58%,在有效節水的同時也減少了城市內澇的風險。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項目,從規劃設計的初期就強調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設計理念,不僅可運用于天津地區,在全國其他地區乃至APEC區域內均適用,具有良好的可推廣性和可復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