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8點8分,位于湖南省龍山縣境內的黔張常鐵路重點工程劉家寨隧道,經中鐵五局五公司歷時688天的艱苦鏖戰順利貫通,成為黔張常鐵路龍山段首座貫通的3000米以上隧道。
朝陽鋼構 劉家寨隧道全長3078.5米,是黔張常鐵路Ⅱ級風險隧道,其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巖溶密布,施工安全風險較高。為確保安全和工期,施工方實行“長隧短打”,在DK103+750處設置了一條橫洞,從而形成了進口、橫洞小里程、橫洞大里程、出口4個施工作業面。
朝陽彩板廠 2016年8月2日22點46分,劉家寨隧道進口和橫洞小里程提前12天貫通。橫洞小里程與進口貫通后,只剩于2015年11月9日開始正洞施工的橫洞大里程和2015年4月25日開工的出口兩個工作面。2016年7月22日,在橫洞大里程DK104+249發現深65米,體積5720立方米的較大溶洞;10月15日,在出口DK104+589處發現深達143米的最大溶洞。據統計,劉家寨隧道在施工中共揭示出較大溶洞5個,小溶洞、溶腔30多處。較大溶洞的處理耗時費力,有的溶洞處理長達50多天,給隧道工期提前造成困難。
出口發現最大溶洞后,掘進被迫中止,只剩橫洞大里程單口掘進。2016年11月4日,橫洞大里程在DK104+424處出現了溶洞軟弱圍巖——泥夾石。在“怕軟不怕硬”的隧道施工規律面前,施工單位采取了“短進尺,弱爆破,快封閉,強支護,勤量測,緊襯砌,穩推進”的施工方法,每茬進尺控制在0.6米以內,一點一點向前“摳”。
朝陽鋼構 2016年12月23日,在中鐵五局總經理張回家等領導陪同下,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原黔張常鐵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周榮蒞臨現場調研,作出了“工期不急,安全第一”的重要指示,最終確定了“洞中設橋”的溶洞處理方案,并于2017年3月25日完成了最大溶洞板梁施工任務。31日,在DK104+550實現了全隧全斷面貫通。
劉家寨隧道采用了一級工裝施工,始終是黔張常鐵路隧道施工觀摩點。施工單位投入了三臂鑿巖臺車、阿立瓦噴漿機、移動式仰拱棧橋、水溝電纜槽模架等先進隧道施工裝備,其中僅三臂鑿巖臺車就價值近1200萬元。這些裝備在施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劉家寨隧道施工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創新平臺,展現出標準化作業的魅力,是劉家寨隧道施工中的亮點。
君成鋼構
黔張常鐵路又稱黔張常快速鐵路,穿越渝、鄂、湘三省交界地帶,是渝長廈快速鐵路的一段,起于重慶市黔江區黔江站,途經湖北省咸豐縣、來鳳縣,湖南省龍山縣、永順縣、桑植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慈利縣、桃源縣,止于常德市武陵區常德站。鐵路規劃線路總長340公里,工程估算金額384.4億元,線路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客貨共線的國鐵Ⅰ級雙線電氣化快速鐵路,項目總工期5年6個月,其中建設期5年,調試運行1年左右。
黔張常鐵路于2014年12月開工,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從重慶坐火車到長沙,只需3小時,比走渝懷線省近7個小時,將與渝懷線及規劃的渝黔城際、長常城際共同構成重慶至長沙快速便捷客運通道。不僅將從根本上改善武陵山區落后的交通狀況,有力地推動沿線地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同時有利于構筑成渝地區東出通道,完善區域鐵路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交流。
朝陽市君成鋼構彩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