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6日召開了《海綿城市建設研討會》
朝陽市君成鋼構彩板廠。會議由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管道分會、防水分會、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來自規劃設計單位,以及建筑施工、建設物資等企業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了這次跨界研討會。
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這個詞匯由此引起了廣泛關注。
何謂“海綿城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號)》給出的定義是:“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br />
國務院辦公廳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同時提出“加強規劃引導”,“統籌有序建設”等指導意見。
本次研討會,正是為了更好地貫徹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和國務院的指導意見,同時也是為了配合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建設。
本次研討會上,北京市建設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鄭克白宣講了北京市《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圖集》。該圖集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于2015年12月22號由北京市城鄉規劃標準化辦公室和北京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聯合發布。該圖集作為《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范(DB11/685-2013)》的配套圖集,對于貫徹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科學指導北京市新建、改擴建等建設工程中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多位專家分別圍繞“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的立體綠化實踐”、“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雨水資源綜合利用”、與“塑料模塊試驗荷載的確定方法”等課題進行了闡述。
本次研討會上,還宣讀了《北京市通州區雨水控制與利用系統調研報告》。該調研報告指出,國際上雨水資源的收集與利用已經非常普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探索城市雨水資源化。不僅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以色列和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雨水資源化利用技術和實踐做法,而且印度、東南亞和非洲國家也十分重視雨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修建了較多實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如德國MR 雨水處理系統,美國的地下回灌系統,馬來西亞立法安裝新型雨水系統,英國的蓄水地面雨水貯存系統等。許多國家通過立法、頒布技術規范等方式,對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做出強制性規定,建立獎勵和懲罰性機制,保障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而在我國,城市雨水利用總體上起步晚,發展相對落后,而且我國大部分城市缺水現象日趨嚴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21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屬重度缺水,有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屬極度缺水;同時許多缺水城市經常受“內澇”問題困擾,出現大面積淹水現象,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嚴重干擾了城市的正常秩序。
該調研報告指出,隨著政府部門的重視和推動,我國城市雨水資源的利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如2000年以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開始加大雨水資源化利用的力度,取得了明顯進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已累計建成城鎮雨洪利用工程1178處,建設城鎮集雨式綠地2.95萬公頃,年利用雨水1.62億立方米,相當于81個昆明湖的需水量,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
《北京市通州區雨水控制與利用系統調研報告》還列舉了北海團城建于600多年前的雨水利用系統,說明我國先人們并不缺乏雨水利用的智慧,其對現代雨水控制與利用仍有借鑒意義。
該調研報告還對北京市通州區的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給出了技術路線和技術措施以及具體建議。
本次研討會上,北京圣潔防水有限公司、北京世紀洪雨科技有限公司、威爾森集團北京潮白環??萍加邢薰?、北京市天和鑫邁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河馬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江建實業有限公司,安徽滴滴節水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分別展示各自在雨水控制與利用方面的部品部件,并進行了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