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伦理在线视频/色播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日本在线加勒比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

銷售熱線:

NEWS-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九旬“鋼鐵院士”鑄鐵骨寫柔腸

文章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24-11-12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崔崑,一生矢志于祖國的鋼鐵事業,為我國特殊鋼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后研制出10種新型自主知識產權特殊鋼,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億多元(按當時產值計算),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項,其中國家發明獎二、三、四等獎各1項;在81歲高齡之際,他還撰寫了我國首部系統介紹特殊鋼的專著。現在92歲的他,依然關心國家鋼鐵事業的發展。

崔崑院士始終堅守正道,從不掛名拿錢;八十大壽,他悄悄退回學生的賀禮;他簡樸一生,一件襯衫穿了30多年,但卻傾其所有,將畢生積蓄的420萬元捐出設立助學金。

為了弘揚崔崑院士熱忱報國、忠誠愛黨、無私奉獻的精神,本報3月20日-23日推出了“鋼鐵院士百煉成鋼”系列報道,引發社會熱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央媒跟蹤聚焦。

經全省各地各部門層層推薦,省委宣傳部組織評審,崔崑當選為2017年4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堅守氣節矢志報國81天越險謀生求學

1925年7月20日,崔崑出生于山東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7年,抗戰爆發,不久,日寇鐵蹄侵凌濟南。在父親的支持下,1943年高中畢業后,崔崑毅然決定離開淪陷區,前往大后方求學,尋求報國之道。終于,他歷時81天,輾轉千里,由濟南,途經商丘、洛陽、西安、寶雞而至成都,此時他已身無分文,便在成都附近的空軍基地做起了臨時工,每天在機場周圍噴灑敵敵畏滅蚊,謀生備考。1944年秋,崔崑考取了武漢大學,見證了戰時的山河破碎,國家的積弱積貧,決心實業救國的他,選定了就讀機械專業。

1948年,崔崑畢業后,以優異成績留任武漢大學助教。1951年,國家選拔青年才俊,為新中國建設培養急需人才。崔崑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跟隨蘇聯專家學習金屬學、熱處理工藝與設備專業,從此和鋼鐵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8年,剛回到華中工學院(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工作不久的他,又被公派前往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鋼鐵大學之一——莫斯科鋼鐵學院,專攻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

崔崑說,在留學期間,看到蘇聯發達的工業水平,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我們國家的合金鋼系統搞上去。

研發成果四成國標六年寫下“鋼鐵全書”

1960年,崔崑學成回國。當時,我國工業生產急需新型高性能模具鋼,但無力自主生產,每年需大量進口,且價格是普通鋼的10倍以上。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崔崑自此全心全力投入模具鋼的研發。在他的努力下,華科創立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并在國內外首創了一種含鈮基體鋼。這種鋼適當提高碳含量,并加入少量鈮,增加了強韌性,并具有優異的工藝性能。這種含鈮基體鋼現在已廣泛應用于汽車、航天、電子等行業中。1981年,該成果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并于1985年納入國家工具鋼標準。

上世紀80年代初,精密塑料制品需求量大增,而我國尚無適當鋼種來制作塑料模具。經反復研究,崔崑在模具鋼中加入易切削元素,使其硬度和精度都達到使用要求,且成本大大低于進口模具。此前,我國從日本進口易切削精密模具鋼,每副模具成本1萬美元,而使用崔崑負責研制的國產模具鋼,每副成本降至7000元人民幣,壽命比進口模具還長。此項成果于1985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注:當年一等獎空缺,二等獎全國只有4個)。上世紀末的20多年間,崔崑先后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5項,其中國家發明獎二、三、四等獎各1項。在2016年我國新發布的《工模具鋼》國家標準中,崔崑負責的科研組研究出來的新型模具鋼有4種被納入。

2006年,81歲的崔崑開始撰寫《鋼鐵材料、組織與性能》一書,這是我國首部全面系統介紹特殊鋼的“百科全書”。該書卷帙浩繁,共1574頁,含圖828個、表646個,全書耗時六年,達200萬字。為構筑這一艱巨工程,崔崑自學電腦,親自收集每一份文獻,編輯每一張圖片。

如今,年逾九旬的崔崑,還在關心國家鋼鐵事業的發展。他說,現在中國的鋼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全國鋼產量超過8億噸,這個產量大大超過市場實際需求。全國鋼鐵工業國家刊物《煉鋼》原主編蕭忠敏也認同崔崑的判斷,他綜合全國統計數據表示,中國的實際鋼需求量只有6.5億-7億噸。對于鋼鐵去產能的大趨勢和走向,崔崑院士和蕭忠敏也不謀而合,他們均認為,中國鋼鐵要淘汰一大批落后和高污染的鋼鐵生產設備,走高質量、重環保之路。

不掛虛名不收壽禮傾盡所有助學扶困

科學惟誠,崔崑一直踐行科學道德,從不掛名拿錢。他帶過一些從其他單位轉來的博士生,有些學生發表有關過去工作的論文時,會將他的名字帶上,他都會嚴厲批評,讓對方將他的名字刪去。有一次,崔崑在負責一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臨時接到上級安排的新任務,他便將課題交給別的老師去做。成果出來后,他也堅持不掛名。項目組得了獎金,大家根據貢獻大小協商分配,從未發生過爭執。

為人師表,崔崑一生沒收過學生一次禮。2005年7月,他八十大壽,學生集資2000元,為他定制了一尊刻“壽”字的金屬鼎。為了不拂美意,他當時勉強收下,幾天后悄悄抱著鼎上交給學院。他說,雖然是學生的心意,但原則不能破。2013年,崔崑的專著出版后,學院準備出資購買一些用于宣傳和推介,他婉言謝絕,堅持個人出資3.9萬元,購買了130套書用于贈送。

崔崑一生簡樸,一件襯衣穿了30多年。但對于困難群體,他卻很大方。2013年12月,崔崑和夫人用畢生積蓄420萬元設立助學金,幫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預計可資助貧困學生500多人次。為方便學校老同志出行,2016年6月,崔崑夫婦向學校捐贈了一輛嶄新的上海大眾帕薩特轎車,價值20萬元。

3月22日,華科舉行崔崑院士先進事跡座談會,該校材料學院原黨委書記鄭恩焰透露,上世紀80年代,崔崑自掏腰包為困難家庭老師設立了互助基金。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大家收入普遍提高,互助基金才取消。曾管理過互助基金的張杰老師介紹,這筆錢當時解決了很多老師的燃眉之急。要是沒有這筆錢,一些老師家里可能都揭不開鍋了。華科原黨委副書記梅世炎也透露,上世紀80年代,他家里孩子多負擔重,崔老常常接濟他。

始終牢記黨員身份勤交黨費銘刻于

1956年,時年31歲的崔崑光榮入黨。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處世立德,律己甚嚴。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學院原黨支部書記胡樹兵,和崔崑院士相識17年。他說,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崔老,他覺得應該是“犟”。“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11年,崔老從沒有缺席過一次黨會。”胡樹兵介紹,原來學院黨會一般在6樓會議室舉行,沒有電梯,爬這么高的樓梯對崔老來說很不容易。

崔老腿腳有些不靈便,走路有點顫顫巍巍的,每次看到崔老在其他黨員的攙扶下走進會議室,胡樹兵都感到一陣心疼?!拔覀円矂襁^崔老,不用每次都來開會,但他說‘等我走不動了,我會向組織提出的,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睂W院一方面拗不過他,另一方面為了照顧像他這樣的老黨員,把會議地點改到學院三樓。

黨員崔崑還十分較真。“會議文件大多數人都是在網上看看就好了,而崔老始終堅持把文件打印出來仔細閱讀?!焙鷺浔榻B,每隔一段時間,崔老便會打電話給他,催促他到家里收黨費,“每次交黨費,崔老都會一筆一筆地記在一個小本本上,這個小本本陪伴了他多年。崔老說,每記一筆,他心中便多一份安心。”

2016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崔崑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地址:

朝陽市龍城區文化路五段107號

關注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遼公網安備 21130302000027號 備案號:遼ICP備16002320號-1